Product Center

产品中心

首页 > 产品中心
建本成书记:找到一本书该有的样子
来源:乐鱼真人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5-25 06:40:42
  •   「建本创始会员」招募以来,转眼已过三个多月,其间没有宣传,但仍有读者陆续加入,实在始料未及。毕竟纸书稍显过时,早已不算必需。而欣赏其物质面的读者——或说“书痴”,更是少见。因此能够与您相遇,真是我们荣幸。

      为了给「建本文库」找到应有的样子,在过去大半年里,编辑部一直尽力本分。简单的像是为了给句号和角标之间找到最妥帖的间距,我们一定要逐一手动测量调整。至于稍微复杂的,如用哈苏数字后背重新拍摄,以校准插图的色彩,也都是之前就向您报告过的,毋庸再谈。但是最近一两个月,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却严重阻碍了我们的工作,甚至影响到「建本文库」的交付日期。希望您容许我们解释。

      就像我们之前在发布会上所说,为了尊重作者原文,「建本文库」的正文全都独立成册;而导读、注释、配图等附加内容,则另置别册。为了这两册体量不小、值得反复阅读珍藏的书,搭配一个收纳匣,在审美和功能上应该是很正常的选择。

      建本艺术总监陆智昌最初的设计的具体方案,采用的是传统函套。拿到设计图并安排打样的时候,我们先是尽量罗列在工艺上想得到的问题,再逐一与承制方雅昌公司的技术团队讨论:比方说函套的结构与用料、函套包布的方式与材料、书脊与函套的位置关系、书脊扒圆的弧度与函套的协调程度、从函套中抽拉书册时的阻尼等等。

      其中又以函套包布的方式至关重要。首先,它决定了整体外观与手感。最直观者如函套表面胶位的深浅、布料拼接的方式、裁切边露出的多少等等。其次,每一个拼接位的解决方法与工艺细致程度,更决定了布面的寿命。

      但即便是表面上看不见的函套内衬,其实一样要紧。如果不包布或是选择质感不匹配的材料,函套内衬的平整度会大幅度降低,进而导致书册抽拉时的阻尼作用减弱或放大。也就是说,函套拿在手时,书册要么自动坠落要么难以抽出。同样地,布料的材质选择得不对,也会在一次次抽拉中加快损耗书册的寿命,让函套彻底失去原本的“保护”作用。

      核价人:“你们这样很费布料,就算调整了,不细看的话差别不太大。” 编辑部:“没关系,还是试试比较好。”

      就这样来回磨了几次表面上不大看出来的细节、耗费了相当多进口材料后,「建本文库」的第一批函套打样终于出来了,我们立刻送去给远在香港的陆智昌老师检视。

      陆智昌:“大多工廠一見有明顯紋路,都用直紋,不知是什麼規舉。應是垂直於布幅。”

      陆智昌:“盒邊有一兩條毛綫跑出來,這種布的特性是混入的麻纖維較短,較易跑出來,需要和工廠研究一下更好的方法處理這類布料。”

      对此,我们直接咨询了意大利厂家,对方的回复也很明了:“这款布属于天然织物,不加涂层的话就是这样的。不接受的话,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其他布料。”垂直于布幅开料,加上麻纤维短且硬,书函转角处就容易“呲毛”。类似问题工厂曾用激光灼烧过,但不好控制,火烧处会变黄,纤维自燃不好控制长度。人工修剪也是个办法,但不保证时间长久的效果。再者也可优先考虑表面过油,类似加一层保护膜,但布料本身的自然纹理触感会被削弱。

      陆智昌:“眼見為實,到底都要看到樣子才能判斷。调整后的新版打样做好后请直接寄给我。每回的假樣在我手上都要花上一兩天考慮,之後再出樣。重要的是每回的意見和改動要求要交待仔細清晰,只有這樣,才能有足夠的時間去仔細考慮每一個問題。”

      为了找到最恰当的阻尼感,我们每回要把样书从函套中拉出再推进几十次。最后,手感不记得了,倒是掌心渐渐有些不舒服,原来是书函尖角顶到掌心所致。或许陆老师也有同感?几乎与此同时,他提出了新构想。

      陆智昌:“現在一冊兩本不輕的體量,加上紙板蓋搭而成的函套,邊角太硬直,並不符合文學作品的質感,且拒人千里,圓角(函套)的手感相對協調,更值得嘗試。事情才是剛開始,它總應有一個不同的心態和態度。若是為做而做,狀甚可憐。” 编辑部:“我们尽快搜集能实现的圆角书函样品,分别咨询具体工艺。”

      其实,陆智昌老师提出“圆角函套”的构想时,编辑部也都很开心。因为这样的书籍函套设计,目前在市面上比较少见,如果做得好,那应该是很特殊的。唯一的困扰是新工艺开发耗时耗力,此时距我们原定交付时间也仅剩一个多月。但是这种函套带来的触感,是我们很难放弃的。于是我们就和雅昌团队继续研究工艺,希望找到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圆角。

      要打造圆角,首先要改进函套的结构工艺。“模切半穿”的方式,包布后会有四条相对圆润的边,四条直角边,但是要耗费多一倍的材料,而且纯手工制作会有一定品控风险。而“刨斜角”方式,效果更稳定,但同样也不能依赖机器,必须人工倒角刨边;可如此一来,边角结构会变得脆弱;陆老师发来的手绘图方案(天地包),函套的天头地脚互压,加上灰板本身的硬度及厚度,极易出现“高低肩”,如果再内外裱布,抛开美观度不提,未来成品很有可能会不够标准,每一本都有些不一样。

      为了找到一个恰当的圆角形态,我们努力寻找海内外市面已有的书籍函套,又与工厂研究了近一个月,分别用四种工艺、三种板材测试了十多个不同形态的函套,能够说是把能实现的圆角工艺与弧度试了个遍,而其中一种工艺还是工厂为了这套书全新开发。

      一旦函套结构改变,包布方式也就不免要重新调整。所以我们又一次回到雅昌的工厂,面对十几个书匣,逐一思考技术难点、测试实际包布效果。虽然只是从直角变成圆角,但转角的位置,尤其是三面交汇的转折处最难做到完美。六边圆函套包布后,四个顶点在布料挤压下会出现尖角,虽然小,但也清晰可见;而两边圆的函套,采用通包方式,就要在边缘处进行裁切或重叠处理,随之而来的就是切口外露或表面不平的问题。

      在充分考虑函套结构与包布方式结合的最终效果后,我们做了四款勉強可接受的样品,工厂甚至专门培训了两位工人,从搭结构到包布料,专人专办。就在我们以为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看到新样品的陆老师,仍感觉它距离「建本」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陆智昌:“看着之前這些樣品,它們都離「建本」需要的水平仍有很大距離。你們顯然沒理解圓角的意義,圓角只為包了布後,手感更舒適。這次我和你們一起去工廠,一併商議各項問題。”

      刚到工厂,陆老师就从随身背的布袋子里,掏出一块弯折过的灰色纸板——中间经过开槽处理的2mm灰板,沿槽线向内翻折,外侧形成一个自然的直角边,手工打磨得极为精细。

      陆智昌:“在家里試了不少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砂紙打磨,操作最容易且最能達到效果。但純手工做,很考驗手藝水平和圓角標準判斷。这是我用800目的砂紙打磨后的効果,你們看看這個弧度。”

      那天的会开了将近五个小时,从工厂办公室到车间再到研发室,谈的内容从纸张原材料产地到印刷线数大小,从灰板的密度到包布的工艺,几乎是把这套书制作的步骤中的每一道工艺都细细探讨了一遍。走的时候,各种测试阶段的样品装了满满6个袋子。

      陆智昌:“香港肯定比北方潮濕,過了半天,盒就變形,書放不回去,也很難取出,變形了的盒,始終沒法復原。這問題應和工廠商討有否更好的紙板材料。” 编辑部:“打样的函套定型抽湿时间可能不足,另外灰板的厚度也有关系。能试试用荷兰蛙牌的高密度板,会好很多,但因为价格太高,市面上很少使用它来做函套。”

      做书多年,一直听人讲“荷兰蛙牌”的板好,却从未真正亲眼见过未裁切的整块板。两天后,编辑部收到了工厂寄来的一块完整板材,上边清晰地印有品牌logo——一只青蛙。而且是一只145岁的老蛙。

      编辑部:“陆老师,新一批的意大利裱布到了,我们按新的结构再做一套打样吧?” 陆智昌:“關於函套,近日總是忐忑。看着工人裱盒時,就有點只能如此的感覺,不論日後是邊角位能再改善,相信也不會改變這看法。回家後,就重新考慮。如果「建本」的书函採用木材,又該是何等模樣?算不算是我們對這個年代的回應?我得重新再審視。”编辑部:“我们也认同再斟酌,虽然您遇到的变形问题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只出现过一次,但确实无法忽视。只是,现在距离原定的交付时间已经很近了。” 陆智昌:“我肯定不會為急而急,這對我沒有什麼意義。”

      只不过如果改用木料制作函套,其实一样没有办法解决温度和湿度带来变化的问题。但是木制的函套,却能带来一种新的思考。那就是把它视为一种最小单位的书架。如果这么来想的话,我们会不会能够做出一些稍微不同的东西呢?于是接下来一个多月,我们又陷进了另一轮的实验和探讨。

      只不过如此一来,我们肯定会错过原定的交付日期,让您觉得疑惑甚至不快。但是,明明知道有更高的标准,更好的做书方式,却没有很好的方法把它实现出来;这实在是让我们很痛苦,难以忍受。所以我们只可以硬着头皮在这里向您道歉,忠诚恳求您的谅解。

      当阅读一本实体书时,我会记住文字和书的本身——它的形状、护封、质感和版面设计。而当阅读一本电子书时,我只能记住文字。电子书的书感(bookness)直接消失了,或者它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存在过。 ——弗林·克林肯伯格(Verlyn Klinkenborg)

      回想起来,我们当初成立「建本」,强调要为每一本书找到其“该有的样子”。但这句话到底是啥意思呢?在我们制作和研讨的过程中,大家提到最多的两个字,便是“意义”。没错,不是为了表面形式的完美,而是“意义”决定了一本书该有的“样子”。

      随便拿起一本手边的纸书,仔细观看文字的印刷、反复摩挲纸张的质感、三百六十度检视装帧的形式。我们肯定会发现,每一本书都有它的形态、质感和内容,在翻阅它的过程中,五感在无意间被集体调动,形成独特时空体验,这是一种“书感”的传递。书感的优劣与制作这本书的每一个环节都密切关联,这真真切切是一种“从手到手”的过程,任何媒介无法取代。

      正因为我们重视纸书的物质面向,以及它所带来的这种书感,所以在做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不断质疑自己,以期追寻我们心目中一本纸书的恰当模样。纸本末年,素简做书。所谓素简,就是除了在感官上恰当呈现一部文本,其他一切都不应该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

      我们将不定期与世间爱书人分享关于纸书之种种美好,从文本到图像,从设计到印刷,小到一款字体的缘起,微至一页古本的来历。

      从学者到藏家,从编辑到工匠,风雅书中事,痴醉纸本情。我们探究纸书本末,建本而立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环球时报社主办报纸称:生育能帮女性防病,减少痛经与患癌几率,提高免疫力

      家中查出2亿现金,祖坟挖出3公斤金砖?云南一足浴店老板被指受贿中转站,曾私吞贿款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苹果《BanG Dream!少女乐团派对!》《沧元图2》电子卡面免费领

Recommended Products
推荐产品
真在偷听!一聊啥手机App就推啥!有关部门回应
渥太华号又穿航台湾海峡考虑布置现代级驱逐舰应对域外军舰的寻衅
金巧巧:从未入过豪门从不是阔太!这样的女性接受不了泼天财富
1月7日上海楼市成交数据:二手房624套新房616套